以下城市均已開通:
關閉
當前位置:PMP團購網 > PMP考試資料 > 正文

回顧PMBOK重要知識點之八

轉載者:PMP團購網      發布時間:2012/5/15        點擊: 3510

第八章 項目質量管理

1、項目質量管理過程包括保證項目滿足原先規定的各項要求所需的執行組織的活動,即決定質量方針、目標與責任的所有活動,并通地諸如質量規劃、質量保證、質量控制、質量持續改進等方針、程序和過程來實施質量體系。

2、質量規劃是判斷哪些質量標準與本項目相關,并決定應如何達到這些質量標準。

3、實施質量保證是開展規劃確定的系統的質量活動,確保項目實施滿足要求所需的所有過程。

4、實施質量控制是監控項目的具體結果,判斷它們是否符合相關質量標準,并找出消除不合格績效的方法。

5、關于質量責任,高層負領導責任80%,項目經負責質量管理責任;工程師負設計責任,團隊成員對最終成果負責;項目經理和項目管理團隊對質量和等級的確定及其交付負責;項目管理團隊負責任讓干系人了解項目使用的質量政策;項目經理對產品的最終質量負責;項目管理的質量是實現項目目標。項目質量管理必須考慮項目管理和項目產品兩方面。

6、質量定義包括四方面,硬件物質(有形生產設備、生活用品)、知識產品(軟件著作、聲像藝術)、流程性物質(液體、氣體、電流、波段)、服務產品(勞動、技能、娛樂)。

7、質量是“內在系統特征滿足要求的程度”。明確或隱含的需求是項目需求開發的依據。就項目而言,質量管理一個關鍵是通過利害關系者分析,將利害關系者的需求、需要轉化為項目范圍管理中的要求。

8、等級是“對具有相同功能特征,但技術特征各異的實體所規定的范疇或者級別。”質量偏低永遠是個問題,而等級較低則不見得是個問題。某軟件產品質量可以很好(無明顯的編程錯誤,用戶手冊容易讀懂),而等級偏低(許多編程錯誤,用戶文件雜亂無章),而等級甚高(具有許多功能特征)。確定并交付所要求的質量與等級水準乃是項目經理與項目管理團隊的職責。

9、質量管理三元論由朱蘭提出,分別是質量規劃,質量控制,質量改進。

10、項目質量政策,在跨組織項目中通常需要團隊自己編寫。

11、精確度與準確度亦不等同。精確度系指重復測量的結果呈現聚合而大量離散的一致程度。準確度系指測量值與真實值非常接近的準確性。

12、現代的質量管理與項目管理是相輔相成的。顧客的滿意程度,預防勝于檢查,管理層的責任,持續改進。

13、質量規劃指識別哪些質量標準適用用本項目,并確定如何滿足這些標準的要求。現代質量管理的一個基本信條是:質量靠的是規劃、設計,以及實在和不取巧,而非靠檢查。

14、預防成本P的投入將會顯著地減少失敗成本F的投入。

15、戴明的PDCA,P指計劃,設定為達到目標所必須的方法或標準;D實施,按計劃逐步實施具體工作;C確認和檢查,確認并檢查實施的效果;A措施,確認實際效果與計劃差異,并根據需要采取措施。

16、ISO9001針對于企業,質量政策針對于組織,質量計劃針對于項目,質量保證針對于過程,質量控制針對于結果。

17、擔保的主要功能:為提供的產品質量水平進行保證。擔保包括明確擔保(在規格中可以明確說明的)和隱含擔保(不需要再說明而是潛在必須具備的特性)。

18、質量原則是“由最高層管理部門正式闡明的,組織關于質量的總的找算與努力方向”。如果執行組織沒有正式的質量原則,或者項目牽扯到多個執行組織(如合資項目),則項目管理團隊就需要為項目制定一個質量原則。

19、項目的主要可交付成果,以及用于確定利害關系者主要要求(來源于利害關系者的需要、需求及期望)的項目目標、限值以及驗收標準等。限值是指用做參數指標的費用、時間或資源限值。

20、驗收標準包括在接受項目可交付成果之前必須滿足的性能要求和基本條件。驗收標準的界定可大大降低或增加項目質量成本。

21、TQM全面質量管理,Kaizen持續改進,改進質量靠預防和評估。

22、成本效益分析也叫成本收益分析,質量規劃過程必須考慮成本與效益兩者間的取舍權衡。符合質量要求所帶來的主要效益是減少返工,它意味著勞動生產率提高、成本降低,利害相關者更加滿意。為達到質量要求所付出的主要成本是開展項目質量管理活動的開支。

23、基準對照又叫標桿法,基準對照指通過將項目的實際做法或計劃做法與其他項目的做法進行對照,產生改進的方法,或者提供一套度量績效的標準。

24、實驗設計,DOE是幫助確定在產品開發和生產中,哪些因素會影響產品或過程特定變量的一種統計方法,而且在產品或過程優化中也起到一定作用。

25、通過對實驗數據的分析,可以得出產品或過程的最優狀態,著重指明結果的影響因素并揭示各要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和協同作用關系。

26、克勞士比提出零缺陷,質量管理四原則包括質量就是符合要求,質量系統是預防,工作標準是零缺陷,質量的衡量標準是“不符合要求的代價”。

27、質量成本包括一致成本和非一致成本,質量成本是以下這些成本的總和,為防止產品或服務不符合要求而發生的成本,為保證符合要求而發生的產本,為保證要求而對產品或肫務進行評估所發生的成本,以及因產品服務或服務沒有滿足要求(返工)而產生的成本。失敗費用亦被稱做質量低劣費用,通常分為內部和外部費用。

28、COQ是對質量的一種度量,是質量規劃QP,質量保證QA及成估算的工具。

29、投入到產品質量改進中的成本特別是預防和評估成本。可由采購組織負擔。其他質量規劃工具包括頭腦風暴、關系圖、力場分析、名義組技術、模塊圖、流程圖和優先排序矩陣等。

30、質量管理計劃應當說明項目管理團隊將如何把執行組織的質量方針付諸實踐。質量管理計劃為整體項目計劃提供依據,并且必須考慮項目質量控制QC、質量保證QA和過程持續改進問題。

31、質量測量指標也叫操作定義,系指一項工作定義,具體描述一件東西是什么,以及如何以質量控制過程對其進行度量,測量值系指實際值。

32、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過程都將用到質量測量指標。質量測量指標可以是缺陷密度、故障率、可用性、可靠性和試驗范圍等。質量控制過程將用到質量核對表。

33、一致成本即符合成本包括預防成本評估成本。預防成本是用于預主缺陷的成本,如規劃、培訓;評估成本是用于核實質量和過程的成本,如檢查、測試。質量在過程中得以實現,過程改進是質量管理的目標。

34、過程改進計劃將詳細說明過程分析的具體步驟,以便于確定浪費和非增值活動,進而提高客戶價值。如過程邊界,過程配置,過程測量指標,績效改進目標。

35、非一致成本即不符合成本包括內部缺陷成本和外部缺陷成本。內部缺陷成本指在交付前發生的,如返工、報廢。外部缺陷成本是在交付后發生的,如賠償,保修。要想失敗成本為零,需增加一致性成本。

36、實施質量保證,通過實施一系列過程來為高層管理者提供信心。質量保證提供了持續過程改的保護傘,包括適當過程的應用方法從而能夠滿足要求。質量保證通過實施計劃中的系統質量活動,確保項目實施滿足要求所需的所有過程。質量保證也為另外一項重要質量活動,即過程持續改進活動提供支持。過程持續改進是實現過程質量改進的疊加過程。

37、過程持續改進可降低浪費,并減少無價值的活動,進而提高過程的效率和效力。過程改進的特點在于它也對組織運作過程進行識別和審查。

38、審定的變更是質量保證過程的重要依據信息,可用于質量審計、質量審核和過程分析等。所有變更都應以書面形式予以正式記錄,口頭討論但未形成文字記錄的變更不得進行處理或實施。

39、質量審計的目的是識別無效的過程,有助于降低返工率,屬于一致性成本。質量審計是結構化的、獨立的審查,以便確定項目活動是否符合組織與項目的政策、過程及程序等。質量審計是目標在于識別項目中使用的低效率和低效力的政策、過程和程序。可以由組織內經過恰當培訓的審計人員,也可以由第三方進行。

40、質量控制由質量控制部門執行,過失修復審核建議缺陷補救。

41、實施質量控制的目標是確定可交付成果的正確性。達到質量的好處是減少返工,提高生產率,降低成本,增加項目干系人的滿意度。實施質量控制指監視項目的具體成果,確定其是符合相關的質量標準,并判斷如何杜絕造成不合格結果的根源,質量控制應貫穿于項目的始終。

42、項目管理團隊應當具備關于質量控制的必要統計知識,尤其是關于抽樣與統計的知識,以便評估質量控制的成果。

43、屬性抽樣(結果合格或不合格)與變理抽樣(衡量符合或合格程度)。

44、抽樣基于兩個原因,一是對產品總體進行測量成本高,時間長,破壞性大,不經濟;二是對產品總體質量有基本的信心,相信缺陷是個別現象。

45、隨機因素是過程特性的自然因素(Randon Cause),特殊因素是系統中的特殊事件(Special Cause),標準差是對過程的這種偏差的測量指標。

46、因果圖也叫核心原因分析技術,主要包括五個思考范圍,人(人為因素)、機(設備工具)、料(材料質量)、法(制度方法)、環(外部影響)。

47、控制圖用來顯示不同時期的過程偏差。控制圖旨在確定一個過程是否穩定,是否具有可預測的績效結果。控制圖也可作為數據收集工具,表明過程何時受特殊原因影響而使過程失控。同時也可以反映一個過程隨著時間推移而體現的規律。

48、如果過程處于正常控制范圍之內,就不應對其進行調整。但如果沒有處于正常控制之內時,則需要對其進行調整。控制上限和控制下限一般都設定在+3(標準差)的位置。

49、流程圖也是核心原因分析技術,有助于持續過程改進,所有過程流程圖都具有幾項基本要素,即活動、決策點和過程順序,它表明一個系統的各種要素之間的交互關系。常用的三種流程圖包括自下而上的流程圖、詳細流程圖、工作流程圖。

50、關于控制圖的兩個特點,一是出現在在控制圖中的數據點需要進一步研究,被稱為“可指定原因”或“非隨機原因”;二是在質量管理術語是“控制之外”的含義是控制圖中的數據點落在控制邊界之上或之下。

51、關于進度績效控制圖的示例,過程交付正常范圍就不應對其進行調整,過程如果失控則必須對其調整。

52、直方圖是一種顯示各變量分布情況的柱狀圖,每一欄代表一個問題或情況的一個特征或屬笥。

53、帕雷托圖是按照發生頻率大小順序繪聲繪制的直方圖,表示有多少結果是由已確認類型或范疇的原因所造成的。

54、按頻率排序的目的是指導如何采取糾正措施。項目團隊首先采取措施糾正造成最多數量缺陷的問題。帕雷托圖與帕雷托法則一脈相承,該法則認為,相對來說數量較小的原因往往造成大多數的問題或者缺陷。此項法則往往稱為二八原理,即80%的問題的原因所造成的。

55、趨勢圖可反映偏差的歷史和規律。趨勢圖可反映一個過程在一定時間段的趨勢,一定時間段的偏差情況,以及過程的改進或惡化。趨勢分析是借助趨勢圖來進行的。趨勢分析指根據過去的結果用數學工具預測未來的成果。趨勢分析往往用于監測,包括技術績效和費用與進度績效。

56、散點圖顯示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類型,也叫關系和規律。

57、統計抽樣省錢,無需對元素進行100%檢驗,就可以針對總體得到一個滿意的推論,100%檢查太費時。抽樣數量公式是抽取樣本量=25%*(可信度參數/1-期望可信度)2。

58、在質量控制的輸出中,組織過程資更新包括二方面,完成的核對表和所得經驗文檔。如果采用核對表,則完成的核對表應成為項目記錄的一部分。應在整個項目生命期內總結所得經驗并形成文檔,如果不可能,則至少應在項目收尾時進行匯總。完成的完成的核對表核對表在質量規劃過程中輸出,在質量控制中完成。

59、質量控制的目的在于確定可交付成果的正確性,實施質量控制過程的結果是可交付成果得以驗證。

60、項目檔案的特點是正式的,有索引的(目錄、編碼),重要的,項目記錄的特點是過程中的、相對全面的、相對不正式的。需要根據項目記錄整理項目檔案。

61、確認Validation,在階段的中間或最后對部件或產品進行鑒定,以確保遵從規定需求,即確認有效;核實Verification,在階段的最后對部件或產品進行鑒定,以確保滿足事先規定的條件,即核實確認。核實在階段或項目末期是否滿足強制條件的要求。

62、選擇不同的質量工具

情景

使用工具

特點

需要找出引發問題的原因

因果圖、流程圖

發散思維

需要判斷過程是否在控制內,是否出現典型偏差

過程控制圖

按時間定義測量數據

需要找出影響問題的關鍵原因,采取糾正

帕雷托圖

20/80原則

需要看產品是否符合要求,可時間有限,費用有限

統計、抽樣

節約成本

色婷婷激情综合,久久综合九色99,91亚洲精品久久久蜜桃网站,欧美日韩国产美女

PMP團購導航
遠程PMP團購
北京PMP團購
上海PMP團購
廣州PMP團購
深圳PMP團購
江浙PMP團購
西部PMP團購
其他城市團購



PMP題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产| 康保县| 昌都县| 酉阳| 东丽区| 和林格尔县| 团风县| 竹山县| 开鲁县| 竹山县| 菏泽市| 拉萨市| 望江县| 巴里| 衡东县| 平泉县| 称多县| 黄石市| 文水县| 华安县| 沧州市| 汾阳市| 昌邑市| 开平市| 新民市| 岳阳县| 西城区| 诸暨市| 兴业县| 四平市| 四子王旗| 新沂市| 青河县| 南澳县| 绍兴市| 凤台县| 班玛县| 包头市| 彩票| 石景山区| 张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