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考試,過程勝于結果
2013.12至2014.3.22,這段時間注定是我人生中一段值得懷念的日子。因為這是我畢業以后第一次參加比較正式考試,而且是一次毫無計劃的培訓+考試。我是個比較害怕考試的人,之所以考PMP還是由于公司要求的,基本是稀里糊涂報的名。 當拿到PMBOK的時候, 500多頁內容的厚厚的一本書擺在面前,說實話頭大的厲害。第一遍看書的時候只有一個感覺——暈!每一章的內容對于我來說都差不多,尤其是前三章。我在第一遍看書的時候前三章看了快一個月,直到快要上課了才加緊進度將后面幾章的看完。關于PMP考試總結了3點,是我認為考試前必須做到的: 首先,在上課之前認真完整的看一遍PMBOK。在第一遍看書的過程中,印象最深的是進度管理和風險管理。因為這兩章的內容都很多,所以花費的時間也相對較多,記得有一個周末我花了一個下午6個小時的時間才把進度管理的內容看完,邊記憶邊理解,看完基本對這一章有個宏觀的認識。當時我覺得自己看的好慢,甚至有些慌了。但是當聽老師講課的時候我基本可以順利的跟著老師的思路將各個過程的輸入輸出說出來的時候,慶幸自己當時可以耐心的將課本詳細看完。不得不說的是,第一遍看書非常重要,個人感覺,第一遍看書必須靜下心來看,哪怕是看不懂,也要一節一節的看下去。因為有很多是重復的內容,仔細看的話才會在重復的過程中不自覺的記住一些內容,這樣在老師講課的時候你會輕松很多。所以我個人的建議是第一遍看書一定要認真全面的過一遍。 其次,堅持聽老師講課,跟著老師的思路理解課本內容,這樣會幫助你更快的記住各個過程組的輸入和輸出。因為理解之后的記憶才不會容易忘記。在此感謝莊建志老師,他詼諧幽默的講解讓我更深刻的理解了PMBOK,他將十大知識領域串起來,每次上課之前回憶一遍,重復的記憶非常有必要。所以一定要堅持上課,由于工作的原因加上上課,我有一段時間基本是一個月沒休息,那時候真的有點覺得自己是沒事找罪受,可是當你走過來回頭看的時候,一定會感謝當時那個堅持的自己。 最后就是做題了。畢竟是考試,做題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并不是說搞題海戰術,因為題永遠都做不完。我們做題的目的是檢驗看書的效果,所以只需要將老師發的習題和?碱}認真完成就足夠了。重點是要將自己做錯的題在PMBOK中找到原文,對應的找出自己出錯的原因,只要保證相同的錯誤不出現第二次即可。可能你在做題的過程中會很受打擊,正確率可能都打不到50%,別灰心,因為是正常的,那只能說明你書沒看透;蛟S你會問:怎么才能把書看透?我只能告訴你:當你能很順的把47個過程組里面每個過程組的輸入輸出及工具一口氣說下來的時候就差不多了。 |